簡介: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》(U.S.News & Wor ld Report)1983年開始對美國大學及其院系進行排名,1985年以后每年更新一次,該排名具有較高的知名度。此排行榜的依據主要分為兩個部分:一是各大學或學院自己提供的具體資料數據;二是來自校外教授或行政人員的“聲譽”調查。第一部分的數據包括6年內畢業率和1年后轉學率、錄取新生的要求、教學條件、用于每個學生的支出、預計和實際學生畢業比例、校友捐贈;第二部分是大學同行評審調查,對象是校長、教務長、招生部門主管等。該排行榜一直是美國學生、家長和中學教師最重要的一本升學參考讀物,也是中國學生留美選校的最主要指標。雖然一些大學對此排名有不同看法,但其影響力至今不減。
|
2
|
北京大學 中國Peking University |
|
3
|
香港大學 中國香港University of Hong Kong |
|
6
|
清華大學 中國Tsinghua University |
|
7
|
首爾國立大學 韓國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|
|
8
|
魏茨曼科技學院 以色列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|
|
9
|
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|
|
10
|
復旦大學 中國Fudan University |
|
11
|
大阪經濟法科大學 日本Osak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|
|
14
|
浙江大學 中國Zhejiang University |
|
15
|
香港科技大學 中國香港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|
|
17
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|
|
18
|
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|
|
19
|
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 以色列Tel Aviv University |
|
20
|
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以色列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|
|
21
|
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 |
|
22
|
中東技術大學 土耳其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|
|
25
|
浦項理工大學 韓國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|
|
26
|
韓國先進科技學院 韓國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& Technology |
|
27
|
南京大學 中國Nanjing University |
|
28
|
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香港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|
|
29
|
中山大學 中國Sun Yat-sen University |
|
30
|
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 |
|
31
|
成均館大學 韓國Sungkyunkwan University |
|
32
|
香港理工大學 中國香港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|
|
33
|
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 土耳其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 |
|
34
|
以色列技術學院 以色列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|
|
38
|
臺灣清華大學 中國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|
|
40
|
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|
|
41
|
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|
|
42
|
武漢大學 中國Wuhan University |
|
43
|
比爾肯大學 土耳其Bilkent University |
|
44
|
南開大學 中國Nankai University |
|
45
|
德里大學 印度University of Delhi |
|
46
|
印度理學院 印度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|
|
47
|
臺灣成功大學 中國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|
|
48
|
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|
|
50
|
山東大學 中國Shandong University |